诗以传情,歌以咏志。唐诗三百首,就是我们民族在盛唐天空最美的歌,在华夏历史最壮的志。
不论何时,唐诗都始终是伴着我们生命节拍起舞的歌。孩提时,跟着父母亲咿呀学唱”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一粒种子开始在彼时心田萌芽;甫进学堂,草长莺飞二月天的堤前柳下,随处可见趁了东风放纸鸢的儿童们;长大些,见流水东逝韶华难再,开始珍惜寸阴勤奋读书,三更明月五更鸡,便是发奋读书的常态;中年时,常想一展雄心志,拔剑起蒿莱,唯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唯盼倚剑天外挂弓扶桑;垂暮时,回想昔日离乡风华正茂,感叹今日归来乡音未改,这是落叶归根的循环,更是富有生活气息的人生旅怀。从垂髫到耄耋,终其一生,每个人都会遇见属于自己的人生唐诗,这份文化基因,是刻在中华儿女骨子里的记忆和浪漫。
唐诗里有竹篱茅舍、山水田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水田园是唐诗绕不开的主题之一。这些诗描画了自然之美,更增添了诗人的主观意趣,恬淡清幽的意境和平淡近人的风格讨人喜欢,吸引着一代一代的文人学习模仿。
唐诗里有长河落日、玉门羌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诗歌流露出来的感情也是复杂广泛的。有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有别家盼归的相思之苦,有胡天胡地的域外风光,或高昂或低沉,感情千差万别,笔端异彩纷呈。
唐诗里有灞柳送别、脱赠宝剑。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爱情是缠绵悱恻的悲歌,友情是情牵意绕的古曲。成年人的世界里,告别本就是一种常态,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随风的柳枝也成了表达缠绵留意的最佳道具。
唐诗里有老妻稚子、闲情佳趣。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天伦之乐,莫过于斯。大概诗家笔下阖家欢乐的场景古来不多,因而温馨团聚瞬间才显得弥足珍贵。
唐诗里有近乡情怯、望月怀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浪漫,不管在哪,只要望见月亮,借着广寒宫的清辉,无数情感都能够得到最充分的释放。
唐诗里有悲天悯人,社会万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唐诗有温度,诗人更伟大。在自己穷困的时候还能推己及人,这种对世俗的怜悯,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和胸怀。
唐诗里还有更多。皇皇一部《全唐诗》,四万多首诗歌,收录的盛唐气象也不过十分之一。有限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里,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贺知章,王昌龄,杜牧,李商隐……群星闪烁,他们和他们的诗歌,照亮着中华民族异常璀璨的文化夜空。
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俯拾皆是遍地瑰宝。《唐诗三百首》,言志,记事,咏怀。有家国故事,有儿女情长,有边关烽火,有竹篁清歌。三百诗篇,如同一个个探出围墙外带着露珠的小花,吸引我们推开大门,走进传统文化的瑰丽花园。
我们的远方有梦,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读唐诗,让我们看清昨日,读懂今朝,畅想明天。《唐诗三百首》是国学启蒙的经典,是盛唐诗歌的精萃,是启智润心的源泉。从这里,我们窥见盛唐文明的一隅;从这里,我们读懂长乐未央的中国;从这里,我们预见复兴强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