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学中,马致远的是一篇具有深远影响的散曲作品。这首散曲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其恬淡自足的人生态度。
原文如下:
南吕·四块玉·恬退
马致远
对海山,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山青水秀,何处不宜家?
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世事如烟,何须问是非。
这首散曲共有四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意境。下面我们逐一解读:
第一句“对海山,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向往。作者选择乘坐小舟,将江海作为自己余生寄居之地,寓意着追求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第二句“山青水秀,何处不宜家?”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在这山清水秀的环境中,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这句话也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无限憧憬。
第三句“野云孤飞,去留无迹。”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景象。野云孤飞,去留无定,象征着作者追求的隐逸生活不受世俗束缚,无拘无束。
第四句“世事如烟,何须问是非。”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看透。在作者眼中,世事如烟,不必过于纠结于其中的是非对错。这句话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旷达态度。
这首散曲,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世俗纷扰的看透,展现了马致远恬淡自足的隐逸情怀。这首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许多人向往隐逸生活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