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文学最杰出代表人物是哪几位
汉未建安时代,文学有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文学发展的新时期已经到来了。这一时期的作家们被卷入极度的时代漩涡,生活和思想都有较大的变化。他们的创作不仅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而且还表现了重建封建社会安宁生活的理想与壮志,具有“慷慨以任气”的独特风格,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建安时代又是文人五言诗的重要发展时期。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众多作家,掀起了五言诗创作的,为五言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经正始诗人的努力,五言诗便成为诗歌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这一时期中,赋与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也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和一定的成就。
一,曹操、曹丕
曹操是汉未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他比较能够接受农民起义的教训,在各种措施上富有反传统精神。他抑制豪强兼并,实行屯田制,重法治,讲名实,任用贤能,澄清吏治,恢复了生产,统一了北方,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曹操的反传统精神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也有所表现。他的乐府诗不因袭古辞古意,而能体现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以古题写时事,因此有不少反映汉未社会的诗篇,如《蒿里行》、《薤露行》,后来的新乐府正是这种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他的抒情诗表现了统一天下的壮志和为实现壮志而奋斗的积极进取精神,如《短歌行》、《龟虽寿》等。他的四言篇章继承了《诗经》的传统而又有所发展,帶有浓厚的个人抒情意味。后来嵇康和陶渊明等诗人的四言诗都走的是这条路。曹操的诗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语言古补。曹操在散文方面也有创造精神,鲁迅称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师”,他的散文《让县自明本志令》就是一篇有政治家锋芒的生动自传,他的散文具有“通脱壮大”的风格。
曹丕是曹操之子。他主要生活在建安后期与魏初天下三分已定的时期。生活中的贫乏决定了他的创作题材狭窄、思想单薄。他的主要成绩是学习乐府民歌,善于用浅显的语言形象地表现思乡与别离等缠绵悱恻的感情,如《杂诗》、《燕歌行》等。《燕歌行》对七言诗的发展有一定作用。他的散文,如《与吴质书》等,虽字句趋于整饬,而风格清新流畅,颇能动人。他的《典论-论文》在文学批评史上是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建安七子和蔡琰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晹、刘桢)也是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他们的忧患经历对创作具有决定意义。他们的诗歌的杰作贡献是反映了汉未的苦难生活,如王粲《七哀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门行》等。此外,刘桢《赠从弟》歌咏了具有高志趣贞刚性格;王粲的《登楼赋》以富有诗意的抒情笔调写了乡土之思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处于乱世功业无成的慨叹,是抒情小赋中的名篇。孔融、阮瑀、陈琳也擅长书记或章表,他们的散文具有纵横骋词的特色。
蔡琰的生平经历。她的巜悲愤诗》是一篇自传体的五言长诗,它暴露了军阀混战的罪恶,胡兵的凶残,反映了特别是妇女在战乱中的悲惨的命运和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它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各种场面,并深刻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它在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尚不能断定真伪,但后者实是一篇浪漫主义的长篇杰作,感情汹涌澎湃,充满对不幸命运的不平与控诉。
三,曹植
曹植是建安时代最有成就的作家,所处时代与曹丕不同。他的生活与创作都可以曹丕即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曹植具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立金石之功”的功名事业心。前期的代表作《送应氏》与《白马篇》,或慨叹社会的残破,或渴望为国立功,都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不过贵公子的豪华放逸的生活,也使他写下了一些“但美遨游,不及世事”的平庸无聊的作品,如《侍太子坐》等。他的后期由于与曹丕争位的一段经历,倍受曹丕父子的压抑,诗歌主要还是抒写建功立业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对的不平与反抗,对迁徏不定的生活困辱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如《杂诗》、《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吁嗟篇》、《仙人篇》等,这些诗都同时在客观上暴露了统治阶级为了权位而骨肉相残的丑恶。后期游仙诗中所表现的追求长生避世的思想,是诗人软弱性与消极性的反应。诗人后期能体会一些的疾苦,《泰山梁甫行》、《情诗》等表现了对生活贫困、徭役繁重的同情。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是曹植诗歌艺术的特色。他在创作上注重艺术的锤炼。他的诗词藻华美,比喻丰富,对偶渐趋精密,起调讲究气势,而且善用警句来带动全篇。这些技巧提高了诗歌的形象性,促进了五言诗艺术的成熟,但也开了雕琢词句的风气。
曹植的创作是多方面的。他的《洛神赋》利用神话传说,通过梦幻境界的描写,表现了一个人神恋爱的悲剧故事,在封建社会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艺术上想象丰富,描写细致,词采流丽,富有浓厚的抒情意味与神话色彩。他的《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多用排偶句法,对骈文的形成有一定影响。